我要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365bet官方 -> 论文中心 -> 其他论文 -> 德育论文 -> 论文内容

基于职业院校德育教育革新探讨

论文作者:本站    论文来源:本站整理    论文栏目:德育论文    收藏本页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以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标志,已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规模迅速扩大,办学模式逐步趋向多元化,但生源类型较杂,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使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因此我们应认清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特点和难点,以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德育教育论述为理论指导,与时俱进、创新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模式。
    一、高职学生的特点与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现状
    从高职学生的年龄状况看,高职学生年龄差别大,思想单纯,社会阅历浅,生理发育基本成熟,但心理还尚未成熟,还不能把他们完全视为“大人”,对高职学生而言,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促使心理日益成熟,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成年人。从高职学生的思想特点看,他们思想的主流是好的,他们对党和政府的政策普遍认同、对国家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爱国主义热情持续高涨。但是,他们又是思维活跃、新颖,个性突出、能迅速接受新生事物的群体。在他们身上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市场经济的背景使高职生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全新理念已把高职生推向了竞争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对社会与个人前途的期望,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同时,他们又是一个容易被外界感染的群体,对市场经济的种种负面作用“免疫力”不强,价值观念中的趋利性也较为明显;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对于处于经济转型期的高职生产生了极其复杂的影响;独生子女已成为高职生的主体,由于种种原因,使他们在信仰、道德、行为与法纪观念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近年来,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在德育教育中,由于不能及时、准确地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热点问题给予回答,或在某些问题上给出的回答说服力不强,这就使得部分学生无法正确认识一些原则性问题,德育教育方式不能很好地适应多学科交叉的发展趋势,不能真正贴近高职生的实际生活。
    二、创新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模式
    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伴随着改革开放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当今社会对大学生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必须要有健康的思想状况和良好的精神面貌,才能担负起党和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高职院校同其他高校一样,既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也是各种思潮的集散地,高校学生面临着各种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因此,我们必须要针对高职生的特点创新德育的模式。
    (一)创新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观念
    要更新德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德育观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中心,重视人、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主体地位。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一样都是教育主体,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念就是要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使大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实现自我价值,是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最终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德育教育的各个环节体现人的主体性地位。以人为本还要注重人的主观特性,重视非理性因素的发展和变化。在关注人的思想品德与理性发展的同时,还要重视人的意志、情感、本能、欲望、信念等非理性因素,即要塑造完整的主体人格。以人为本,还必须要尊重人的个体多样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是统一的,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主体性发展、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就是在人的各种综合素质作用基础上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在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尊重人的个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帮助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真正成为一个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一个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人。
    (二)创新德育教育的载体
    第一,以思政课教学为主要载体,丰富德育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在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的21世纪,大学生的逻辑起点和历史高度远远胜过上个世纪,对许多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要比教师快得多。大学生已经不再是过去“老师教啥学啥,老师讲啥信啥”,他们有自己的思想理念、思维方式,已初步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知识结构,对于一些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和判断。他们不满足于照本宣科的大话、空话,不满意只在经典作家的语录里打圈圈,不满意讲故事式的肤浅说教,不满意开玩笑式的庸俗趣味,不满意不负责任的借题发挥,不满意思想偏激地乱发牢骚,不满意蜻蜓点水式的“理论联系实际”,而要求理与趣、情与智的和谐一致。因此,根据思政课教学的内容、目的和高职生思想成长的规律,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生活的现实实际,运用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的效果,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必然要求。我们认为,当前形势下深化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必须坚持六个结合:第一个结合是要坚持理论教学与现实实际紧密结合,通过结合以增加理论教学的现实感及针对性;第二个结合是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阅读原着结合,以此来提高高职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帮助他们牢固地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个结合是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结合,通过结合提高高职生对德育教育的情感认同;第四个结合是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通过结合让高职生感受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认识,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第五个结合是课堂讲解与师生共同讨论结合,通过结合提高高职生的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第六个结合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与现代化科技教学手段结合,通过结合让德育教育真正占领网络这个战略高地。通过以上六个结合,让思政课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
    第二,以网络为载体,创新德育教育手段。互联网以其快捷迅速、实时传输、覆盖面广等特点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媒体。2011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了《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其中,20-29岁的网民比重继续加大,达到30.8%。因特网的触角正在伸向我们社会的各个方面,高职院校也成了网络社会拓展自己空间的重要目标。互联网给高职院校学生打开了一扇获取信息和习得技能的大门,以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教学和学习的重要工具,信息素养已成为一个受教育者的必备素养之一。同时在政治、思想等方面互联网也给高职院校学生带来了直接的冲击和影响,同样也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更多的新课题。
我要投稿   -   广告合作   -   关于本站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 2009 - 20012 www.www.ct131.com All Rights Reserved.365bet官方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