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您当前的位置:365bet官方 -> 语文专题 -> 语文高考复习 -> 基础知识 -> 文章内容
  • [ 收藏本页文章 ]
  • 定点观察法

    文章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文章栏目:基础知识    收藏本页

    定点观察法

      我们观察事物时,将所站的位置叫做立足点。定点观察法,就是固定立足点,有次序地展开观察。即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等。观察时作者的立足点始终不能发生变化,必须固定在一个基点上。

      因此运用定点观察法,首先要注意选择好观察位置。摄影师拍照,画家作画,选择镜头和描绘对象,都很注意立足点的选择,一个立足点选择的好坏,往往关系到一张照片、一幅画图的成败。写文章也一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表现同一事物,立足点不同,观察的方位角度不同,呈现的面貌也各不相同,表达效果大不一样。根据事物的特点和观察的需要,选择最理想的立足点,这是定点观察能否收到良好效果的首要问题。

      古诗云: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就很形象地说出了观察景物与选择立足点的密切关系,可见站得高,就能看得远。当然,立足点的选择,不是唯高为好,而是根据观察对象来确定的,应服从于观察的目的。

      毛泽东主席的《沁园春·长沙》生动地展现了充满生机的南国秋景。作者之所以能够纵览秋景抒发豪情,从阔大宏远的景物中抓住了它们的盎然生意,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成功地运用了定点观察法。

      毛泽东主席在词的上阕中是这样描写眼前的秋景的。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显然,作者以橘子洲头为立足点,为全诗的纵览规定了特定的情境;深秋季节的橘子洲头,视野开阔;湘水迎面,气势腾涌。从这一特定的观察点出发,作者先是远眺,看到的是岳麓山丹枫如锦;再是近观,看到的是湘江流水似碧。在这江水碧透与红遍的映照之中,接着又先是仰望,看到雄鹰在长空间奋击双翅,再是俯视,鱼在水清底浅的江里游翔。如果说以上是作者站在橘子洲头有次序地看到的一个个景象,那么,万类霜天竞自由则是这组景色的概括,也是作者对所观察到的景象的总印象和总感受。

      正由于作者巧妙地运用定点观察法,视野开阔地展现了眼前景物,进而通过联想,因此赋予了所写之景物以鲜明而深远的哲理意义。

      定点观察法必须按照一定的次序进行。因为各种景物都在一定的空间位置上,我们观察时不可能使许多景物一起入目,表达时也不可能将许多景物同时铺叙,观察时,要注意有一个合理的观察顺序。上面举到的《沁园春·长沙》便是一例。

      定点观察的优势在于立足点是固定不移的,比较容易做到观察集中,达到一定的深度。特别是对某一处、某一点、某一面的具体景物的观察中,容易抓住事物的声貌神情和形态特征。《荷塘月色》中写荷塘景色的这一段,从静态的荷叶到荷花,再从动态的荷花到荷叶,作者观察位置固定于一点,抓住了淡淡的月光下荷塘特有的素淡朦胧的景象,就连微风送来的缕缕荷花清香,在他看来,也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经过这样一番的观察与寻觅,开始时产生的总体印象和总的感受,就不再是抽象和笼统的,而变成了一个个具体的,活生生的,呼之欲出的形象了。

      有人以为定点观察不能灵活自如,限制得太死,这种理解也是片面的。其实,在作文中,作者的观察总是出于表达的目的而选定的。问题在于怎样把观察点选取得合理、巧妙,以适应写作的表达目的。

  • 上一篇:反问
  • 下一篇:典型
  • 我要投稿   -   广告合作   -   关于本站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 2009 - 20012 www.www.ct131.com All Rights Reserved.365bet官方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