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您当前的位置:365bet官方 -> 语文专题 -> 语文高考复习 -> 基础知识 -> 文章内容
  • [ 收藏本页文章 ]
  • 中学语法讲座——词类说明

    文章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文章栏目:基础知识    收藏本页

    中学语法讲座——词类说明

            ——拈花一笑

    实词 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一、            名词:

    1、表示人或者具体事物、抽象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

    表示人或具体事物:学生 河流 水果 衣服

    表示抽象事物:教育 交通 事物 战争 和平 语法 科学 民主 道德

    表示时间:昨天 晚上 黎明 秋天 将来 刚才

    表示处所:郊区 附近 到处 左近

    表示方位:东 西 前头 后头 东面 西方 上边 下边 以前

    2.语法功能:

    A.一般名词前加表示物量的数量短语组合,受数量短语修饰。如:一条鱼

    B.集体名词、抽象名词受不定量的数量短语修饰。例如:一片树林 一些纸张

    C.名词不受“不”、“很”修饰。少数表示抽象事物的名词可以受“不”、“很”修饰。例如:不道德 不礼貌 很科学 很民主

    D.表示人的名词后面可以加“们”表示多数。如:同志们。名词加“们”以后,不能再受表示确定数量的数量短语的修饰,如不能说“三位同志们”

    E.名词一般不重叠,有些能重叠,重叠后有“每一”的意思。例如:人人 年年 家家户户 世世代代。

    对举的方位名词重叠后有“到处”的意思。例如:前前后后 上上下下

    F.名词经常做主语、宾语、定语。名词也可以做谓语。例如:今天星期日 昨天晴天 他独身 他肺炎。(只有少数表示日期、节日、气象、疾病等的句子里,不用判断词“是”,名词直接做谓语。

    G.名词或名词短语连属成句,在诗词曲里常见。例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马致远《秋思》

    H.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可以做状语,也可以做主语.定语。例如:他们下午开会 前面、后面都种满了花 西边的墙修好了

    I.名词同介词组成介宾短语,可以做状语、补语等。

    如:他在学校上课   把书在桌子上 

    3.使用名词应注意的问题

    A.     掌握名词的意义和语法功能,防止误用。

    B.      名词和名词组合,即使是并列组合,也受逻辑事理的制约,它反映客观事物在性质、状态、范围、程度、等方面的轻重、主次、强弱、大小的差别,这些情况反映到并列短语中,直接影响着他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语序。例如:省政府、县政府、乡政府都写信向他祝贺。相容概念不能并列。例如:菜市场上正供应黄瓜、西红柿和蔬菜。  

    但要注意,“点面并列”和“突举性并列”是允许的。

    例如: 这是把资本主义制度和一切剥削制度彻底埋葬的一场革命。

    积极培养青年、妇女、和少数民族干部,……

     

    、动词

    1.意义

    A.表示动作.行为。例如:走 保护 分析 赞成 旅行

    B.表示存现.变化。例如:有 存在 出现 消失 发生 灭亡 增加 缩小 扩大 发展 下降

    C.表示心理活动。例如:爱 忘记 觉得 感到 希望 羡慕 憧憬 回忆

    D.表示使令,简称使令动词。例如:使 要求 命令 禁止 推选 委托 任命

    E.表示可能、意愿,简称能愿动词。例如:能 能够 应该 可以 必须 得(dei 愿意 敢(属于助动词,是能放在一般动词,形容词前面表示意愿或可能、必要等的动词,在句子里经常做状语)

    F.表示趋向,简称趋向动词。例如:来 上来 下去 回来 出去 进来 起来 开来

    G.表示行动始终。例如:开始 进行 停止 继续

    H.表示判断,简称判断词。只有一个“是”。

     

    2.功能

    A. 能与副词组合,一般能用表示否定的副词“不”和“没”否定。 如:不来 不去

    B. 一般不受表示程度的副词修饰,如不能说“太来”“很去”。但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例如:很爱 很想念 最讨厌 极厌恶

    C. 一般能重叠,重叠后有表示短暂、尝试的意思。例如:写写 想想 研究研究 考虑考虑

    D. 动词后边可以带“着”“了”“过”等助词,或带趋向动词“起来”“下去”等表示动态的词。 如:关着 看过 写了 打起来 说下去

    E.  动词一般能带宾语。少数动词不能带宾语,例如:出发 旅行 休息 起程 诞生 颤抖

    F.  能用肯定否定相重叠的方式表示疑问(名词不能)。如:能不能 去不去

    G. 动词经常做谓语。也能做主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例如:学习是必须花费一定气力的。 他爱学习。 游泳的人回来了。我们赶走了贫困。 解放军战士活捉了敌人。

    H. 判断词“是”做谓语,主要构成判断句,起联系判断强调的作用,表示肯定,肯定的意味有轻有重。例如:我是学生。 牛是反刍动物。 是我搞错了。 他是来了。 这个办法是好,可是我不会。 这个人说一是一,说二是二。

    I.  趋向动词可以做谓语。例如:月亮出来了。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边作补语,表示动态。例如:他打开收音机就唱起来。(表示动作已经开始,正在持续,但尚未完成) 他从花园里走出来。(表示动作已经完成)

    J. 能愿动词不能重叠,不能加“着”“了”“过”表示动态。能单独做谓语,能受副词“不”修饰。能用在动词前表示可能和愿望,组成能愿短语。能原动词一般不带名词。例如:你敢吗?不敢。 我们要有信心。 他能跳芭蕾舞。

     

    3.使用动词应注意的问题

    A.动词与其他词组合时注意意义上要搭配得当。

    B.要能准确的表熟人和事物的动作行为。

     

    .形容词

     

    1.意义

             A.表示形状。例如:高 弯曲 宽广 鲜红 雪白 狭窄 笔直

    B.表示性质。例如:好 优秀 恶劣 诚实 虚伪 狡猾 美丽 高尚 伟大 朴素

    C.表示状态。例如:迅速 敏捷 匆忙 平静 悠闲 混乱 愉快 轻松 痛苦 疲倦 急噪

     

    2.功能

    A.能受“很”“最”“十分”等程度副词修饰。少数形容词本身已包含一定程度,不能受修饰。例如:不冰凉 不雪白 很绿油油

    B.形容词不受副词“没有”的修饰,少数表示变化过程性质的形容词例外。例如:天气没有冷。 食品没有坏。

    C.能用肯定否定重叠的方式表示选择问。

    D.形容词一般能重叠,重叠后有加重程度的意思。例如:整整齐齐 端端正正

    E.性容词主要做定语、状语、谓语、补语。也可以做宾语、主语。例如:美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 他喜欢清净。

    F.形容词后边也可以有宾语。例如:他红了脸。 我们丰富了文化生活。

    G.形容词后边加趋向动词表示形状的开始,正在持续下去,染,而并未完成.。例如: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H.有些形容词后边可以加“着”“了”“过”表示性质状态的存在.持续.完成。例如:灯还亮着呢。 灯亮了好半天了。 白天灯亮过。

    但有些形容词不能带“着”“了”“过”。例如:男性 大型 初级 共同 主要 精装 全额

     

    3.使用形容词应注意的问题

    形容词与其他词组合时要注意词义搭配得当。要考虑对中心语加上形容或限制词语是否必要,如果必要,也须注意这些词语用得是否准确、恰当。

    例如:在街道两旁有高大的楼房,从楼房的窗户里闪出明朗的灯光。

    母亲为了我们将来的前途,自己省吃俭用地攒下几个钱,供我们上学。

     

    .数词

     

    1.数词的分类:简单数词和复合数词,基数、序数、概数,分数和倍数

     

    2.功能:

    数词一般要同量词结合在一起来修饰名词、动词。只有在成语或沿用文言说法时,才可与名词组合。例如:千山鸟飞绝 千言万语 三心二意

    数词一般不重叠。记数时,数词可做主语和宾语。数词也可做谓语。例如:我十九,他十一。

    3.数字的表述方式(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归定----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12-13批准、发布1996-06-01实施)

    一般原则:使用阿拉伯数字或是汉字数字,有的情形选择是唯一而确定的。

    A.             统计表中的数值,如正负整数、小数、百分比、分数、比例等,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示例:48 302 -125.03 34.05% 1/4 1:500

     

    B.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示例:一律 一方面 十滴水 星期五 四氧化三铁 0五九(农药) 八国联军 0九师 二万五千里长征 四书五经 五四运动 九三学社 路易十六 十月革命 “八五”计划 五省一市 五局三胜制 二八年华 二十挂零 零岁教育 白发三千丈 七上八下 不管三七二十一 相差十万八千里 第一书记 第二轻工业局 第三季度 第四方面军 十三届四中全会

    1)时间(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

    要求使用阿拉伯数字的情况: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示例:公元前8世纪 20世纪80年代 公元前403 公元7 1994 101日(年份一般不用简写,如1990年不应简作“90年”或“九0年”)(引文著录、行文注释、表格、索引、年表等,年月日的标记可按GB/T 7408-94的扩展格式:1994-10-01

    2)时、分、秒。示例:4 1540 141236秒(必要时,可按GB/T 7408-94的扩展格式:04:00 15:40 14:12:36

     

    C.要求使用汉字的情况:

    中国干支纪念和夏历月日。示例:丙寅年十月十五日 腊月二十三 正月初五 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国清代和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各民族的非公历纪年。这类纪年不应与公历月日混用,并应采用阿拉伯数字括注公历。示例:秦文公四十四年(公元前722年) 太平天国庚申十年九月二十四日(清咸丰十年九月二十日,公元1860112日) 日本庆应三年(1867年)

    含有月日简称表示事件、节日和其他意义的词组。如果涉及一月、十一月、十二月,应用间隔号表示月和日的数字隔开,并外加引号,避免歧义。涉及其他月份时,不用间隔号,是否使用引号,视事件的知名度而定。示例:“一·二八”事变 “一二·九”运动 “一·一七”批示 “一一·一0”案件 五四运动 五卅运动 七七事变 五一国际劳动节 “三一八”惨案 “九一三”事件

    物理量

    物理量值必须用阿拉伯数字,并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小学和初中教科书、非专业科技书刊的计量单位可以使用中文符号。示例:736.80km 600g 400mm×200mm×300mm 0.59A

    非物理量

    一般情况下应使用阿拉伯数字。示例:21.35 45.6万元 270美元 290亿英镑 48 11个月 4.6万册 1480 600 550

    整数一至十,如果不是出现在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组数字中,可以用汉字,但要照顾到上下文,求得局部体例上的一致。示例:一个人 三本书 四种产品 六条意见 读了十遍 五个百分点 截至19849月,我国高等学校有新闻系6个,新闻专业1个,新闻教育专职教员274人,在校学生1561人。

    多位数与小数

    A.           专业性科技出版物的分节法:从小数点起,向左和向右每三位数字一组,组间空四分之一汉字(二分之一个阿拉伯数字)的位置。示例:2 748 456 3.141 592 65

    B.            非专业出版物如排版留四分空有困难,可仍采用传统的以千分撇“,”分节的办法。小数部分不分节。四位以内的整数也可以不分节。示例:2,748,456 3.14159265 8703

    C.           阿拉伯数字书写的纯小数必须写出小数点前定位的“0”。 尾数有多个“0”的整数数值的写法:非科技出版物中的数值一般可以“万”、“亿”作单位。示例:三亿四千五百万可写成345,000,000,也可写成34,500万或3.45亿,但一般不得写作3亿45百万。

    D.           数值巨大的精确数字,为了便于定位读数或移行,作为特例可以同时使用“亿、万“作单位。示例:我国1982年人口普查人数为10亿8175288人;1990年人口普查人数为11亿33682501人。

    E.            一个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的数值应避免断开移行。阿拉伯数字书写的数值在表示数值的范围时,使用浪纹式连接号“~”。示例:150千米~200千米

    F.            概数和约数。相临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必须使用汉字,连用的两个数字之间不得用顿号“、”隔开。示例:二三米 一两个小时 三五天 三四个月 十三四吨 一二十个 四十五六岁 七八十种 一千七八百元

    带有“几”字的数字表示约数,必须使用汉字。示例:几千年 十几天 一百几十次 几十万分之一

    用“多”“余”“左右”“上下”“约”等表示的约数一般用汉字。如果文中出现一组具有统计和比较意义的数字,其中既有精确数字,也有用“多”、“余”等表示约数时,为了保持局部体例上的一致,其约数也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示例1:这个协会举行全国性评奖十余次,获奖作品有一千多件。协会吸收了约三千名会员,其中三分之二是有成就的中青年。示例2:该省从机动财力中拿出1 900万元,调拨钢材3 000多吨、水泥2万多吨、柴油1 400吨,用于农田水利建设。

    G.           代号、代码和序号。部队番号、文件编号、证件号码和其他序号,用阿拉伯数字。序数词即使是多位数也不能分节。示例:84062部队 21/22次特快列车 HP-3000型电子计算机 85号汽油 3147

    H.           引文标注。引文标注中版次、卷次、页码,除古籍应与所据版本一致外,一般均使用阿拉伯数字。示例1: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修订2版,7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示例2:许慎:〈〈说文解字〉〉,四部丛刊本,卷六上,九页。

     

    4.数词使用

    A.倍数和分数的用法

    (1)表示数目减少,一般用分数。减少是往小里说,不能用倍数。如:降低了十分之六。

    (2)      表示数目的增加常用倍数,也用分数。如:今天看节目的人数比昨天增加了一倍。 今天看节目的人数比昨天增加了百分之一百。“增加了”不包括底数。由二上升到四是“增加了一倍”,也可以说“增加到两倍”。“增加到”包括底数在内。

    B.   和两用法有所不同

    a虚实只用“序数只用“二”不用“两”。如:第二 老二 二楼 二班 二月 二嫂

    b读数目字用“二”不用“两”

    c多位数中的十位、百位数用“二”不用“两”。如:二十五 二百五

    d多位数、小数、分数用“二”不用“两”。如:三万二 零点二 二分之一 无分之二

    e部分词语用“二”不用“两”。如:二两 二元论 二次平方 二人转 二极管

    在一些情况里,只用“两”不用“二”。一般量词前如果是一位数,用“两”不用“二”。如:两首诗 两支笔 两行字 两个班 两条路 两点钟

    部分度量衡单位前用“两”不用“二”。如:两公里 两吨 两公斤

    二和两通用。如:二尺半(两尺半) 二米一(两米一) 二亩地(两亩地)

     

    C.数词的活用

    a “一”表示“全、满、任一、每一”:一心一意 一身土 一手墨 一个人如果自高自大,那就不会有进步。

    b “三和九”表示“多、极多、少”等意思。如:三思而行 三言两语 九牛一毛 三弯九转

    c “十二、二十四、三十六、七十二”表示“多”。如: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量词

    1.意义:表示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叫量词。

    2.分类 ①物量词

    A 个体量词:只

    B 集合量词:对

    C 不定量词:点

    D 度量衡量词:寸 立方米 人次

    E 借用量词:杯 屋子

    ②动量词

    A 表示动作行为的量:次

    B 借用动作有关的名词、动词表示动量:切一刀 叫一声 射三箭 工作一天 劳动三小时

    3.功能 ①量词常用在数词后面,组成数量短语,充当主语、定语。例如:一斤是十两 一座钟

    ②单音节量词一般可以重叠,重叠后可做主语、定语,表示“多”或“每一”的意思。例如:条条 根根 件件 个个 条条大道同向共产主义 句句是实话

    ③数词与物量词组合为数量短语,能重叠,重叠后可做状语,表示依次、轮番进行的意思。例如:五个五个地拿 一遍一遍地读 一步一步地往前走

    ④数词与动量词组合的数量短语,一般做补语。例如:跑三趟 念两遍 去三遭

    ⑤数量短语有时与名词组合,位置在名词后,表示数量。例如:父子两个 代表团一行三十人 四人帮一伙

     

    .代词

    代词能代替实词和短语。表示指称时,有定指和不定指的区别。不定指往往是指不确定的人、物或某种性状、数量、程度、动作等。他不常指某一定的人物,也就不可能有一定意义,介乎虚实之间。

     

    1.分类

    A.          人称代词 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我 我们 你们 您们 他们 她们 它们 咱们 自己 别人 人家 大家 大伙(自己能和其他代词连用,起强调作用。例如:我自己 你们自己 大家自己)

    B.          疑问代词 用来提出问题 什么 哪(问人或事物) 哪儿 那里 (问处所) (问数量) 多么 (问程度) 怎么 怎样 怎么样 (问性质状态) 什么 怎样 什么样 (问方式行动)

    C.          指示代词 用来区别人或事物 (指人或事物) 这儿 这里 那儿 那里 (指处所)这会儿 (指时间) 这么 这样 这么样 那么 那样  那么样 (指性质、状态、方式、行动、程度) 这些 那些 这么些 那么些 (指数量) 各(指所有的或全体中任何一个) 别(确有所指,未说明哪一个)

    2.功能 代词一般不受别的词类的修饰。代词同它所代替的或指示的实词或短语的用法相当,它所代替的词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它也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

    代词的活用

    A 人称代词有虚化作用,在句中有时不是实指,不是定指,而是不定指,不实指某一个人。例如:

        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谁也不知道这是出了什么事。

        你说两句,我说两句,就热烈地讨论开了。

        自己错了,也已经懂得,又不想改正,自己对自己采取自由主义。

        认真学它两年,再回乡生产。

        他要再跟我提这件事,我就给它个不理。(“它”无代替作用,表示强调的语气、坚决的态度)

    B 疑问代词也有虚指作用,有时不是有疑而问,往往指不确定的人、事物、处所、性质、状态等,有关联作用。例如:谁也想象不到。 有谁说了一句话。 他什么也没买。他到哪儿,哪儿都欢迎。 看看这儿,看看那儿。他才这么长那么短地,把一切经过说了一遍。

    3.运用代词应注意的问题

    A 使用代词时,指代的是什么人或者是什么事物要明确。例如:赵洁清和李廷均在路上相遇,他告诉他前天买了一本《源氏物语》,问他看不看。他高兴地说:“好极了。”

     

    B 使用人称代词复数时,男性用“他们”,女性用“她们”,有男有女时用“他们”。

    C 分清“我们”和“咱们”的用法。“咱们”一定得包括听话的对方在内,“我们”一般不包括听话的对方在内。

     

    .实词的兼类与活用

    兼类 一些词经常具备两类词或两类词以上的语法功能,称为兼类词。这类词的特点是声音相同,意义密切相关,经常具备两类词的特点。

    活用 有些词经常只属于一个词类,但有时临时用做另一类词,这种临时把甲类词当乙类词用的现象,称做“词类的活用”。

     

     

    虚词

     

    副词

    1、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范围、时间、频率、语气、情貌等。

    表示程度的有:很、极、最、太、更、更加、格外、十分、极其、比较、相当、稍微、略微、多么等。

    表示范围的有:都、全、单、共、光、尽、净、仅、就、只、一共、一起、一同、一道、一齐、一概、一味、统统、总共、仅仅、惟独等。

    表示时间的有:刚、正、将、老(是)、总(是)、早就、已经、正在、立刻、马上、起初、原先、一向、永远、从来、偶尔、随时、忽然等。

    表示频率的有:又、再、还、也、屡次、常常、往往、经常、不断、反复等。

    表示语气的有:不、没、没有、别、未必、准、一定、必定、必然、却、倒、可、就、幸亏、难道、何尝、偏偏、索性、简直、反正、多亏、也许、大约、好在、敢情等。

    表示情貌的有:百般、特地、互相、擅自、几乎、渐渐、逐渐、逐步、猛然、依然、仍然、当然、毅然、果然、差点儿等。

    2、语法特点

    副词一般只同动词、形容词相结合,例如“都去、常去、就去、很大、更大、多么大”。如果代词“这样”、“这么”、“那样”、“那么”代替了动词,副词也可以用在它们前面,如“已经这样了”、“就这么着吧”。名词数量词做谓语时,副词也可以同它们结合,如“这儿就三个人”、“今天才九号”。

    副词的主要功能是用来做状语,“机”、“很”可以做补语。如“你太好了”、“他曾经来过”、“味道好极了”。

     

    介词

    用在词或短语前头,合起来表示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目的等的词

    表示时间、方向、处所:从、自、自从、于、至、往、当、当着、朝向、趁、由、随、随着、沿、沿着、顺、顺着、乘、冲(chòng

    表示方式、方法、手段:按、按照、照、依、依照、本着、经、经过、据、根据、通过、以、将、把、被、凭、鉴于、

    表示原因、目的:因、因为、由于、为了、为着

    表示对象、范围、关联:对、对于、关于、替、同、与、跟、和、给、把、将、被、连、任凭、至于、顺

    表示比较:比、和、跟、与、同

    表示排除:除、除了、除开、除去

    1.介词的语法特点:

    介词不能单独出现在句子里。介词必须同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构成介词短语,才能出现在句子里。唯一的例外是“被”、“给”表示被动时,后面可能没有介词的宾语。

    介词不能重叠,不能单独做句子成分。有些并没有完全变为介词,成了介词和动词的兼类词。请比较:(①④是介词,②③是动词)

    ①于是我便坐了船,一直往海天深处开去。②在外洞前边休息了一会,就往冰壶洞。③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甸。④灾难不因为中国人民的和平就不降临到他们身上

    2.介词的用法:

    ⑴必须保持介词短语的完整性。除了“被”、“给”有时可以不带介词宾语之外,其他介词都必须同名词等构成介词短语,才能用在句子里。下面是错误的用例:

    ①这个狼孩是四年前布隆迪的一些村民发现的。发现时,他全身赤裸,身体大部分长着毛,四肢爬行、跳跃。(“四肢爬行”不合汉语语法,因为除表时间、地点的名词以外,具体名词一般是不做状语的,“四肢”前缺少介词“用”。)

    ②据对冬小麦主要产区六十个气象台站的统计资料,有四十一个台站出现了五十年代有记录以来同期的最高或次高气温记录。(“据”一直管到“统计资料”,“对”没着落,应删掉。如保留“对”,就应当改为“据对……六十个气象台站进行统计的资料”,让“对”同“……台站”组成介宾短语。)

    ③通过试验,证明用草药防治血吸虫病效果良好,这使那些对怀疑用草药防治血吸虫病是否有疗效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是否有疗效的人”作了“使”的宾语和“受到深刻的教育”的主语,“对”就没有对象了,如保留“对”,就应给它添上宾语,改为“这使那些对用草药防治血吸虫病这种办法持怀疑态度的人……”。)

    ⑵介词同宾语必须能互相配合,不能产生搭配不当的问题。

    ④事情发生后,党支部决定对这个问题进行一次教育。

    ⑤有的国家用雷达改为射电望远镜观测太阳射电。

    ⑶介词必须在上下文中起积极作用,如果起消极作用或可有可无,就应该删去。

    他紧紧抓住所能利用的一切时间,继续进行关于多级火箭的研究。

    由于曹雪芹所处的时代和阶级出身的局限,不能不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

    他们试制了十九个心脏瓣,从而填补了我国在生物替换领域里的空白。

     

    4、三个容易用错的介词:把

    1)把 “把”“将”的主要作用是把动作支配的对象提到动词前头去,同“把”结合成介词短语,用来做状语。

        我把电话打通了。

        船里装的是新米,把船身压得很底。

        这样简直把唱歌变成了一种思想。

        科学工作者同志们,请你们不要把幻想让诗人独占了。

    这四句,大致能体现“把”的各种使用规则:

    第一,由“把”字组成的介词短语,它所修饰的动词必须是及物动词,如果能将“把”的介词宾语移到动词后头去,动词一定能支配它。如①的“打通”能支配“电话”, ②的“压”能支配“船身”。

    第二,把字句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动词不带宾语的,如①②④。另一种类型是动词后头有宾语的,如③的“变成”后头的宾语是“一种思想”。这种把字句的动词往往是“变为”“变成”“看成”“说成”等。

    第三,动词后头应当有补充成分,或者有动态助词,或者动词本身就是动补式动词,或者是动词的重叠形式。第二种类型的把字句,动词后头有宾语,可以不用补充成分。

    第四,在介词短语“把……”和动词之间尽量不插入其他成分,否定词“不”要放在“把”之前而不能放在“把……”之后,④就是如此。

    下面是错误的用例:

    ①有什么办法可以把回声避免掉呢?

    ②中共通县县委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了节约开支的十条具体措施,决心把生 产队一级的开支比例进一步下降,促进增产增收。(上两句不符合第一条规则)

    ③他发现宋江把九纹龙史进误入了东平府时,马上让顾大嫂进城与史进取得联系。

    ④要从水里捞出任何一件东西,不把手沾湿水,那有什么办法呢?(上两句不符合第二条规则)

    18世纪发现的稀土矿物很少,限于技术水平,很难把它们提取,只能作为氧化物分离出来。

    ⑥他在灯下把这个故事写,写了一遍又一遍。(上两句不符合第三条规则)

    ⑦如果把十进位制不转换成二进位制,人们就无法顺利地使用电子计算机。

    ⑧我厂工程技术人员,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将火渣利用水泡法制成水渣。(上两句不符合第四条规则)

    2)被

    第一种用法:“被”后边可能没有介词宾语而只有动词,也可能有介词宾语。

    时间不长,她又被抬回来。②千人万人能被歌声团结起来。

       第二种用法:“被……”之后的动词,后边要有补充成分,而不能是简单的一个动作。

    ③我正被这些鱼群吸引着,突然前方传来一阵清亮的歌声。④潮洲平原上的土地被整理得像棋格一样整齐。

    第三种用法:宾语要么是主语的一部分,要么是主语受动作支配而产生的结果。

    ⑤李春生被绑着两手站在一旁。⑥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

    3)对

    “对”和“对于”大体上有两种用法,它们构成的介词短语,一是表示动作的对象,二是表示同动作有关的事物。也就是说一种可能受句中主要动词的支配,一种不受句中主要动词的支配。如:

    ①他也不止一次和战士谈过话,但似乎都没有和这个青年战士共同劳动的几个钟头中,对一个战士的思想感情了解得这么真切。(受主要动词支配)

    ②我想起这些往事,心情激动,对未来充满了无比的信心。(不受主要动词支配)

    下面的几种用法是错误的:

    一种是用“对”引出主语,也就是在该做主语的词语前边用“对”。如: 对于这个问题,早就引起了领导的重视。 对于低能x射线,70年代以来以广泛应用在液氮低温条件下的Si谱仪中。(这两句中的“对于”都应当删去,否则全句缺少主语) X射线现在对我们并不陌生。 爬行类这个名词,可能对我们十分熟悉。

    (这两句中的“对”都框住了真正该做主语的词语,而动作的对象都被放到了主语的位置上。修改时可将真正该做主语的词语与动作的对象对调位置。

    另一种毛病是“对”同其他介词相混淆,该用而没用,或不该用而用。如:

    ⑤连队及时就这次事故向干部战士进行教育。⑥电离圈主要是太阳辐射造成的,它对中波无线电波的传送很有关系。(“向”改为“对”,“对”改为“同”)

    还有一种用法,虽不能说是错误,应尽量避免。如:

    ⑦为了防止农药的污染,我国对某些农药已停止生产或使用。

    ⑧这两所学校对计算机的调试工作已能顺利进行。

    (⑦说成“为了防止农药的污染,我国已停止生产或使用某些农药。”⑧说成“这两所学校已能顺利进行计算机的调试工作。”都比较清楚简便,把“动词+宾语”的结构变成“介词短语+宾语”的结构一般没有什么必要。)

    4)在 “在”主要用来表示时间、处所、方位、范围、条件、状况等。“在”经常同方位名词配合组成“在……上”“在……下”“在……中”的短语。

    A“在……上”表示方位时,要注意避免歧义,如“在飞机上写字”“他在水中做实验”等。

    有时“名词+上”的含义会发生变化,如“组织上”、“领导上”实际的含义是“组织方面”、“领导方面”,于是“在……上”的用法也会跟着改变。这就容易引起混乱,以致使“在……上”用在不该用的地方。

    灵渠的开凿,在统一南岭和开发南岭上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国国内卫星通讯网的建立,在四化建设上有重要的作用。

    (“在”均应改为“对”,并删去“上”)

    B“在……中”主要也是用来表示处所、方位。有些“在……中”也离开了原意,如“在谈话中”相当于“在谈话时”。这种用法最好限制一下,不要在“在……中”里天津“动词+宾语”的短语和复杂的动词短语。如:

    ③在筹备此次年会中,他们决心节约开支。

    ④胖嫂在来他们家谈心中,发现他心神不定。(“中”均改为“时”)

    C“在……下”的用法更复杂,用得也最为混乱。

    “在……情况(条件)下”中的情况条件等名词不能随便省去。

    ⑤在我军的被迫反击下,敌人仓皇逃走。

    ⑥在相同的视角下,卫星拍摄一张照片所覆盖的地面面积,是航空摄影的几千倍。

    (⑤的“下”前应加上“的情况”,⑥应改做“在视角相同的情况(条件)”下。

    “在……情况(条件)下”还有个用法,就是“情况”或“条件”的定语还常常是动词性或形容词性的词或短语。下面的句子不合要求。

    ⑦气轮机在不同进气量的情况下,将有不同的内在特性曲线。

    ⑧在展销会的情况下,该厂产品也同样不受欢迎。

    (⑦的“不同进气量”是名词短语,应改为主谓短语“进气量不同”。⑧的“展销会”可改为“举办展销会”或“展销”。)

    “在……下”的“下”前,能填入的动词为数不多,如“领导、组织、帮助、教育、支持、指导、协助、带领、坚持、关注”等,而多数动词都不能放在“下”之前。

    ⑨在大家的阅读下,墙报发挥了重要作用。(可改为“由于大家阅读,墙报发挥了重要作用”。)

    使用“在”,还有一种十分常见的错误,就是用“在”框住主语。⑩在这部优秀电影里,塑造了牛百岁这个优秀农村干部的形象。(删掉“在”、“里”)

     

    连词

    1、连接词、短语、句子、句群、段落,能表示某些逻辑关系。

    连接词和短语的有:和 等。

    连接短语或句子的有:还是 不但 就是 不管 无论 除非 不论 等。

    连接句子的有:要么 何况 况且 与其……宁可 然后 以致 于是 因为……所以 如果……就 虽然……但是 只有……才 只要……就 等等

    连接词、短语、句子的有:而 并且 而且 或者 等。

    连接句群、段落的有:至于 于是 但是 然而 因此 等。

    连词是纯粹的虚词,只能在短语、句子、句群中起连接作用,表示被连接的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有几个连词在其他场合是副词,是连词和副词的跨类词,如:就

    却等。这几个副词只能用在主语之后、谓语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位置比较固定。而这几个连词即可用在主语前边,也可用在主语后边,位置不象副词那么固定。

     

    连词的用法

    “和”的用法

    “和”除了兼做介词以外,作连词时主要表示并列关系,如“钢笔和铅笔”。从逻辑的角度讲,“和”表示互不交叉的子项之间的关系,不能表示交叉关系和包含关系。不过,这一条也不是绝对的,有一种突举并列,允许包含关系和交叉关系的概念并列。如:

     

    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反对南非种族歧视的斗争

    ②本市团员和青年为市民做了很多好事

    ③积极培养青年、妇女和少数民族干部。

     

    (①②中包含概念并列是一种“点面并列”,它门并列以后,既突出了必须强调的“点”,也顾及了应该顾及的“面”。这两句是在强调概念“中国人民”和“团员”。③中几个交叉概念并列起来,是因为要强调都需要“积极培养”这一共同特点。这就是根据需要而采取的“求同突举”并列。不过,上述用法如发现不妥时还是应尽量不采用。)

    “和”、“跟”、“同”、“与”在短语和句子中的作用,同顿号相当,有时也和逗号相当。按照中国传统的办法,“和”放在两类并列词语之间;按照印欧语言的办法,“和”放在最后两项之间。根据不同需要,这两种用法均可用,如需分类用前者,无需分类用后者,但都不能两种办法都不用而随意安排“和”的位置。如:

     

    程序控制、光电控制技术在电表、手表、电子仪器和印刷、电镀等行业逐步推广。

    南京市已建成毛巾厂、织袜厂和被单厂、化纤厂、针织厂等。

     

    (这两句的“和”既没有采取分类连接的办法,也没有采取连接最后两项的办法,不可取)

    连接句子的连词的用法

    A 根据逻辑关系选择连词,防止强加。

    ③身体大小同食量是有关系的,大动物吃的量多,小动物也就吃得少,所以同所吃食物本身的大小是没有关系的。

    当前仍有一种不正确的看法,说小孩子眼斜点不要紧,长大后会好的,但是少数孩子长大后斜视会好转。

     

    (③“所以”应改为“但是”,④“但是”前后不能构成转折关系,如果说成“长大后斜视会好转的孩子只是少数”才能构成转折关系)

    B 必要的连词不能欠缺

    汉语的许多句子,可以靠意义来组合,这样也就不用关联词语。另外有些句子,虽然用了关联词语,可是把关连词语省去了一部分。这两种办法有时是可以用的,有时却不能用。

    ⑤这次考察可以说是匆匆的一瞥,已看到这里的自然条件的优越以及在开发利用植物资源方面所展现的巨大潜力。(完全靠意义组合有时会使句子前后关系不明,这句话最好在“已看到”之前加上“但是”)

    ⑥《马关条约》不仅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陷得更深,眼看沙俄、德国、法国、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将以“最惠国”的名义争夺特权,扩张他们各自在华的势力。(有“不仅”却省去了“而且”,如果把“眼看”改成“而且”前后的关系就清楚了。另外此句还有其他毛病。)

    有时省去一部分关联词语,还会造成歧义。

    ⑦由于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它的公转周期正好相同,月球总是有一面朝着地球,月背一直是个不解之谜。(前边有“由于”后边省去了“所以”或“因此”,加在第二句之前或第三句之前,因果关系不一样,意思也不完全相同。这种情况下,后边的关联词语不该省去)

    在多重复句当中,相邻的关联词语最好也不要省略。

    ⑧粉末高速钢虽然只有几年的历史,由于它有优异的特性,所以已受到国家工业部门的重视。(“由于”之前省略了“但是”,给阅读造成了不便)

    避免两组关联词语混用

    ⑨球员深深地理解这一点,一个球的输赢,不仅仅关系到个人的面子,而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祖国的荣誉啊!(将“而是”改为“而且”)

    ⑩这种压力差很大的分界面,叫激波。当激波前后的压力差越大时,激波强度也愈大。(“越……越……”和“愈……愈……”是两组不同的关联词,应当只用一组)

     

    助词

    助词是附在词、短语、句子后头起辅助作用的词,不能重叠,不能单独回答问题,也不能单独成句,一般读轻声。

    结构助词:的 似的

    “的”用在定语后边,“地”用在状语后边,“得”用在补语前边。除了表示数量的短语之外,一般短语做定语,后边都要用“的”。介词短语、表示数量的短语做状语,后边可以不用“地”;主谓短语做状语,后边一定要用“地”。彼此经常连在一起的词构成偏正短语,中间可以不用“的”,如“中国人民”;内部结合不紧密的偏正短语,中间往往要用“的”。如“蓝色的星球”。从修辞角度看,一句话里的“的”不应太多,如果太多了,可以少写“的”。如“蓝色的星球”本来是要用“的”的,但是“蓝色星球的研究工作”则省去了一个“的”。

    动态助词:着

    “了”表示动作完成,“着”表示正在进行,“过”表示早已完成。某些能愿动词之后的一般动词,后头一般不用“了”。如“如果你愿意十分认真的演了这样的角色,那肯定会受到热烈欢迎”。(“了”应删去)

    语气助词:呢

    “啊“常常要同前边的词连读,如:走啊棗走哇 来啊棗来呀 看啊棗看哪。最好“啊”也写成“哇”、“呀”、“哪”。

     

    叹词、拟声词

    叹词是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可以表示惊讶、赞美、埋怨、叹息等感情。叹词的独立性很强,它不跟其他词组合,也不充当句子成分,能独立成句。

    拟声词是模拟声音的词,如“哗哗”、“轰隆隆”。

     

     

    我要投稿   -   广告合作   -   关于本站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 2009 - 20012 www.www.ct131.com All Rights Reserved.365bet官方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