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365bet官方 -> 论文中心 -> 旅游管理论文 -> 论文内容

旅游经济增长点战略实现路径分析_旅游管理论文

论文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不详    论文栏目:旅游管理论文    收藏本页

如何才能使旅游产业能够有效增长,从而有效地推动国民经济增长?我们将从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两方面入手进行分析。

一、关于旅游供求层次问题的分析

旅游经济的运行实际上就是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矛盾运动的结果。正因为如此,旅游供求研究几乎成了每一位旅游经济学者的理论研究重点,同时也是解决旅游经济实践问题的理论基础。为了探寻增长点战略下旅游经济的有效增长,我们先对旅游供求层次进行一个简要的分析[2]。

先分析旅游需求。旅游需求产生的最基本决定变量包括旅游支付能力、充足的余暇时间和旅游动机。在三个变量同时得到满足时,旅游需求就表现为现实旅游需求,这部分旅游需求有可能进入旅游经济系统:

l 当有相应的外界旅游供给保证时,现实旅游需求能够得到完全充分地实现,这部分旅游需求可以称之为符合意愿旅游需求。

l 当没有相应的外界保证时,旅游支付能力和余暇时间不能完全消费,产生旅游需求剩余,这部分剩余就是非意愿性潜在旅游需求。

l 从跨区域甚至跨国界的角度来看,由于政策限制、旅游者向往的目的地不在我国开放目的地国名单之列等原因[3],有一部分旅游者的旅游需求无法到达其消费倾向目的地,这时旅游者只能在限制的地域空间内实现其旅游需求,这部分旅游需求可称为强制替代旅游需求。

l 符合意愿旅游需求和强制替代旅游需求合成实现了的旅游需求,这部分旅游需求真正进入旅游经济系统循环。


从长远来看,三个基本变量中旅游支付能力和余暇时间不能同时得到满足时,旅游需求就以潜在旅游需求的形式沉淀下来,可称之为意愿性潜在旅游需求,加上非意愿性潜在旅游需求构成总的潜在旅游需求,这部分旅游需求只有在下一次旅游时才可能转化成实际旅游需求,也有可能会流失(主要是入境旅游需求)。

旅游供给也可以分为相对应的几个层次。不同的是:

l 有一部分强制替代的旅游供给具有实现的不稳定性,比如由于三星级饭店在旺季时无法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从而使得一些四星或二星饭店的客房成功出租,但是一旦旅游地的三星饭店建设得到发展,这些二星、四星的饭店就可能再次沦为少人问津的旅游供给;这种状况在旅游需求爆炸式的涌现的时候表现地尤为明显。比如1999年国庆期间的得以实现的旅游供给就有很大一部分是强制替代旅游供给,这部分旅游供给在节后的实现很可能遇到困难。

l 无效旅游供给具有存在的长期性,比如有些旅游饭店已经严重亏损,但是由于存在各种退出壁垒,这些无效旅游供给将会长时间地存在于旅游饭店市场,并将对供给市场的竞争有效性产生负面影响,成为削价竞争的根源之一。

从上述对旅游供求层次的基本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新经济增长点战略条件下旅游经济有效增长的路径框架。


二、旅游经济增长点战略的路径框架

通过对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的内含层次分析,可以发现,并不是所有的需求和供给都能进入旅游经济循环,入境旅游需求可能流失,国内旅游需求可能沉淀;有些旅游供给不但不能促进旅游需求的实现,而且可能搅乱旅游供给市场,抑制旅游需求的形成。由于总量与结构问题始终存在,所以经济增长必须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入手,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想使旅游经济能够有一个持续、有效、快速地增长,一方面必须着力促进旅游需求的有效化,另一方面必须保证旅游供给增量的有效性,推动旅游供给存量的有效化。

(一)旅游需求的有效化

所谓旅游需求的有效化,就是要尽可能减少潜在旅游需求在旅游需求转化过程中的比例,并且使潜在旅游需求尽快地转化为旅游经济进而国民经济的现实推动力量。促进旅游需求有效转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增加可用于旅游的余暇时间

1995年我国实行周五工作制后国内旅游的蓬勃发展的现实表明,有充足且集中的余暇时间对旅游需求的市场化十分重要。现在既然已将旅游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就需要旅游需求的实现能够跳出城市周边和短途旅游方式,从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地带动经济增长。因此更多的市场化旅游需求需要有更多、更长、更集中的余暇时间。关于增加可用于旅游的余暇时间问题,在近期可以借鉴国外的连休制度来推动旅游发展,比如日本的“快乐的星期一经济复苏计划”,美国的灵活安排休息日的方法;中期则可以在现行劳动工作制下,通过灵活安排每周休息日来相对增加可用于旅游的余暇时间,比如单周休一天半双周休两天,从而将每周多出的半天在通过适当的方式集中用于旅游;远期则必须立足劳动用工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切实实行带薪休假制度,探究进一步缩短劳动时间,增加余暇时间的有效途径。

2. 增强旅游支付能力

居民旅游支付能力的增长需要政府在收入——分配制度上进行改革。既然要让旅游业发挥国民经济新增长点的作用,旅游业本身就会有强烈的政策需求,政府应该考虑对旅游产业提供充足的政策供给:在消除储蓄黑洞时给旅游消费一些支持政策。比如是不是可以利用加薪设立旅游专用户头,实行先消费后报销非现金付给制度?是不是应该重新认识公费旅游问题?是不是可以给予国家企事业单位每年一定金额的职工国内旅游专项资金(当然资金的使用要有严格规定)

3. 着力于国内与出境旅游需求的有效化

鉴于政策影响的有效性,旅游需求有效化的重点应该放在国内旅游和国民出境旅游上。从我国旅游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与国民经济的要求两个方面来看,出境旅游还不能象旅游发达国家那样引致国民旅游消费的货币回流。所以有效化的重中之重是国内旅游。对于旅游经济增长点战略的重点——国内旅游的发展,国家旅游局已经有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促进措施,包括产品体系、市场体系、经营体系、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内容[4]。国内旅游发展的政府主导战略也已付诸实践。

4. 大力发展国际入境旅游

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面临的是一个举国竞争的现状。虽然我国有许多垄断性旅游吸引物,在国际旅游市场上不存在完全替代性,但替代现象的存在也是不容质疑的,而且因为出游距离、旅游成本、旅游需求的变动性等因素,这种替代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可能该旅游者多年以后才会再涉足该区域,甚至不再涉足该区域。所以我们在积极发展国内旅游的同时一定要继续重视大力发展国际入境旅游:


l 在国际旅游市场上树立国家整体旅游形象[5],提高旅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l 对目标市场国进行卓有成效的促销,防止促销中的走过场与官僚主义

l 深化基于旅游吸引物特征的面向国际市场的旅游产品的开发

l 实行旅游购物出口退税制度

l 简化短期旅游签证并在更多的口岸实行落地签证或72小时免签制度


当然,潜在旅游需求激发起来,形成现实的旅游需求后,要想使这些现实的旅游需求能够真正地对旅游经济增长有推动作用,即完成现实旅游需求的市场实现,则还需要旅游供给方面的保证,这也就是要有合适的旅游产品的供给,只有市场上旅游供给有效,旅游需求才能得到满足,才谈得上需求的有效。

(二)旅游供给的有效性与有效化

旅游需求具有多样性、发展性、多变性等特点,尤其是在买方经济下的“消费者第一”的新世纪,需要不断地有新的旅游供给增长来满足不断出现的旅游需求的增长点,但是这些新增旅游供给能不能有效满足旅游需求呢?这就产生了旅游供给增量的有效性问题。在以往的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经济发展总是在重复着这样一种状况:增量不断地转化为存量,存量不断地僵化,经济的发展于是需要更多的增量来支持,于是形成了一个“增量—存量—僵化—增量—存量”的恶性循环现象。存量在经济中总是占绝对比重,所以如何有效配置经济存量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对旅游产业也是如此。

因此,旅游经济增长点战略对旅游供给提出了两方面的要求:切实保证旅游供给增量的有效性;积极促进旅游供给存量的有效化。

1.旅游供给增量的有效性

从旅游需求的层次转化过程中可以发现,旅游需求之所以没有转化为旅游行为,有部分原因是因为没有得到旅游供给的保证,所以旅游供给的增加是必要的。旅游供给的增加是旅游产品的增加。旅游供给增量首先是表现为作为资本物化的旅游产品生产能力的增加。因此旅游供给增量的有效性将涉及:


1.1旅游吸引物的开发

发展旅游产业必须有适应旅游需求的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的核心依托是旅游吸引物。所以,为了旅游供给增量的有效性,首先必须考虑的便是旅游吸引物的开发。

1.1.1 吸引物类型的选择

旅游吸引物的类型基本上可以分为自然吸引物、人文吸引物、特殊吸引物等三种。作为旅游者最核心的消费对象物,不同的旅游吸引物是有不同的消费者指向的:不同的旅游吸引物会形成不同的旅游体验;即便是针对相同的旅游吸引物,具有不同知识架构和审美背景的旅游者也会形成不同的旅游体验和评价。所以在开发新的旅游吸引物的时候就需要考虑旅游目的地国(地)的目标客源市场发展状况,在小国或岛国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更多地考虑外源性的客源市场发展状况,但是象中国这样的大国发展旅游业,国内旅游才是旅游经济的坚实基础,所以尤其要顾及本国(地区)旅游者的成长状况。

1.1.2 吸引物区位的选择

我国旅游业是在一种非常规的发展战略指导下发展起来的。表现在旅游吸引物开发的区位指向上就是“轻中西,重东部”的格局。这种“市场距离[6]”思想指导下的开发思路对我国旅游产业基础的建立、规模的形成是大有裨益的。但是在现阶段,在旅游产业确立新经济增长点地位后,这种吸引物的开发思路也应该相应有所改变,形成“稳定东部,着力中西”的新格局。这种格局的提出符合我国政府开发西部的大战略和扩大内需的大方针,也符合国内旅游者的“圈层辐射[7]”模式,同时,也符合我国旅游吸引物的资源禀赋和我国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当然,中西部旅游大开发应采取何种模式、方略仍值得细细探讨,这是21世纪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1.1.3 吸引物开发方

我要投稿   -   广告合作   -   关于本站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 2009 - 20012 www.www.ct131.com All Rights Reserved.365bet官方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