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您当前的位置:365bet官方 -> 语文专题 -> 语文题材 -> 诗词小集 -> 文章内容
  • [ 收藏本页文章 ]
  • 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二)

    文章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文章栏目:诗词小集    收藏本页

      (十六)螳螂捕蝉(《说苑》)

      [选文]

      吴王欲伐荆(1),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2)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3)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4),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5)得其前利(6),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注释]

      (1)[吴王欲伐荆]吴王,指吴王阖闾;荆,楚国。(2)[舍人有少孺子]舍人,国王的侍从官;少孺子,年轻人。(3)[怀丸操弹]藏着子弹拿着弹弓。(4)[委身曲附]弯曲着身体,屈着前肢。(5)[务欲]一心想要。(6)[前利]眼前的利益。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伐 ( ) 旦( ) 子( ) 延( )

      2、在文中找出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词,并写出相应的句子。

      (1)则怀丸操弹于后园。 字: 句:( )

      (2)如是者三旦。 字: 句:( )

      3、为下列句子补出省略的成分。

      (1)[ ]欲取蝉,而[ ]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2)[ ]欲啄螳螂,而[ ]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4、填空。

      (1)《螳螂捕蛇》写了 和 两种动物,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2)《螳螂捕蝉》写了 、 和 等几种动物,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5、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阅读提示]

      本文通过年轻的侍从官给吴王讲的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凡事须瞻前顾后,全面权衡,千万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忘却身后的祸患。

      (十七)以学自损,不如无学(颜之推《颜氏家训》)

      [选文]

      夫学者,所以求益(1)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2)长者,轻慢同列(3)。人疾之(4)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注释]

      (1)[求益]求得长进。(2)[凌忽]欺侮和轻视。(3)[同列]同辈。(4)[疾之]怨恨他。

      [练习]

      1、下列各组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夫学者,所以求益耳。 B 凌忽长者,轻慢同列。

      问姓名于士大夫 皆在中朝时闻天下长者之言。

      C 所以求益耳。 D 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

      以刺刀攫其首。 奉书草草,唯为亲为己自重。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十八)蛛与蚕(《雪涛小说·蛛蚕》)

      [选文]

      蛛语蚕曰:“尔饱食终日以至于老,口吐经纬(1),黄口灿然,固之自裹。蚕妇操汝入于沸汤,抽为长丝,乃丧厥(2)躯。然则其巧也,适以自杀,不亦愚乎!”蚕答蛛曰:“我固自杀。我所吐者,遂为文章(3),天子衮龙(4),百官绂绣(5),孰非我为?汝乃枵(6)腹而营口,吐经纬织成网罗,会伺其间,蚊虻蜂蝶之见过者无不杀之,而以自饱。巧则巧矣,何其忍也!”蛛曰:“为人谋则为汝自谋,宁为我!”噫,世之为蚕不为蛛者寡矣夫!

      [注释]

      (1)[经纬]织物直线叫经,横线叫纬。(2)[厥]义同“其”。(3)[文章]指带花纹的织品。(4)[衮(gǔn)龙]龙衣,古时帝王的礼服。(5)[绂(fú)绣]祭祀时穿的礼服。(6)[枵(xiāo)腹]空腹。

      [练习]

      1、在文中找出两个第二人称代词: 、 .

      2、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各指代什么。

      口吐经纬( ) 遂为文章( )

      3、解释加点词的不同意义。

      (1)我所吐者,遂为文章( ) (2)为人谋则为汝自谋( )

      4、下列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

      (1)蚊虻蜂蝶之见过者无不杀之。( )

      (2)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 )

      (3)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

      5、蛛和蚕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1) 蛛:

      (2) 蚕:

      6、作者在文的态度是什么?从哪里可看出来?

      答:

      [阅读提示]

      本文以利世不利己的蚕和利己不利世的蜘蛛相对比,讽刺了那些自私自利的人。

      (十九)答谢中书书(节选)(陶弘景《陶隐居集》)

      [选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1)。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2),沈鳞竞跃。实是欲界(3)之仙都。自康乐(4)以来,不复有能与(5)其奇者。

      [注释]

      (1)[交辉]交相辉映。(2)[颓]坠落。(3)[欲界]佛家有三界之说,欲界即指人间。(4)[康乐]指谢灵运。他曾袭封康乐公。(5)[与]这里指欣赏、进入某种境界(这里是江苏茅山风景)。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义。

      俱( ) 沈( ) 竞( ) 复( )

      2、下列句中“之”字不解释为“的”的一项是( )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B、实是欲界之仙都。

      C、照以海滨之月。 D、有牧童见之,拊掌大笑。

      3、在文中找出描写动景的句子。

      4、在文中找出议论的句子。

      (二十)王充求学(范晔《后汉书·王充传》)

      [选文]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也,其先自魏郡无城徒焉。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应有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1)。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注释]

      (1)[扶风班彪]扶风人班彪,汉代著名史学家,班固的父亲,《汉书》是他草创的。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徒焉( ) 师事( ) 辄( ) 遂( )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要求补出省略成分)。

      3、王充的“好博览而不守章句”是指王充的( )

      A、学习态度、学习方法 B、学习内容、学习方法

      C、学习内容、学习态度 D、学习方法、学习范围

      [阅读提示]

      本文叙述了王充求学的故事,其中的“好博览而不守章句”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

      (二十一)郑人买履(《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选文]

      郑人且(1)有置履者,先自度(2)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3)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乃反(4),市罢(5),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注释]

      (1)[且]将要。[置]购置。(2)[度(duó)]量度,动词。下文“宁信度(dù)”的“度”是名词,指量度好的尺码。(3)[至]等到。[之]往,到。(4)[返]同“返”。(5)[罢]结束。

      [练习]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① 而置之其坐。 ( 同 )

      ② 反归取之。 ( 同 )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先自度其足 B 宁信度

      何不试之以足 无自信也

      C 郑人有且置履者 D 先自度其足

      遂不得履 吾忘其度

      3、解释“之”字在句子中的意义。

      (1)反归取之( ) (2)何不试之以足( )

      (3)至之市而忘操之( )( )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并用括号补出省略的内容。

      ①

      ②

      5、为什么这位郑人会“宁信度,无自信”?

      答:

      [阅读提示]

      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说明因循守旧,不思变通,终将一事无成。

      (二十二)买椟还珠(《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选文]

      楚人有卖某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1),熏以桂椒(2),缀以珠玉,饰以玫瑰(3),缉(4)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5)其珠。此可谓善卖椟者,未可谓善鬻珠也。

      [注释]

      (1)[木兰]一种香木。[柜]这里指小匣子。(2)[桂椒]桂花和花椒,两种香料。(3)[玫瑰]一种美石。(4)[缉]装饰边沿。(5)[还]退还。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义。

      为( ) 缀( ) 饰( ) 还( )

      2、指出下列句中“其”的不同用法。

      ①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 ) ②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

      ③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 ) ④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 )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读了这则寓言,你认为楚人和郑人各应该汲取什么教训?

      ① 楚人:

      ② 郑人:

      [阅读提示]

      这个故事启发人们认识这样的道理:过分追求形式,反而会喧宾夺主,埋没内容,适得其反。

      (二十三)齐庄公出猎

      齐庄公出猎,有一虫举足将搏其轮。问其御曰:“此何虫也?”对曰:“此所谓螳螂者也。其为虫也,知进而不知却,不量力而轻敌。”庄公曰:“此为人,而必为天下勇武矣!”回车而避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1)不量力而轻敌 (2)此为人

      2、下列各句中的其与“其为虫也”中的“其”的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其如土石何 B、其真不知马也

      C、其一犬坐于前 D、专其利三世矣

      3、翻译:有一虫举足将搏其轮

      4、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 ,现在常用这个成语来比喻

      (二十四)予产不毁乡校

      [阅读提示]

      老百姓议论朝政的好坏,表明他们对国家的关心。同时,当权者也可以从中了解自己的政事如何。历代贤明的君主都善于听取属下及人民的意见,郑国国相子产就是其中的一个。

      郑人游于乡校 1 ,以议执政之善否。然明 2 谓子产 3 曰:“何不毁乡校?”子产曰:“胡为?夫 4 人朝夕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将行之;其所恶者,吾将改之,是吾师也,如之何 5 毁之?吾闻为国忠信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譬之若防川也,大决 6 所犯,伤人必多,吾不能救也,不如小决之使导 7 ,吾闻而药之也。”

      注释: 1 乡校:郑国都城中一个养老而兼校射的地方。 2 然明:郑国大夫。 3 子产:郑国国相。 4 夫:发语词。 5 如之何;怎么能。 6 大决:河流大的决口。 7 导;疏导。

      [训练]

      一、 1 对待百姓的议政,子产和然明的态度是怎样的? 2 用一个字归纳他们的做法。

      二、解释加点的词。

      1.郑人游于乡校 ( )

      2.以议执政之善否 ( )

      3.吾闻为国忠信以损怨 ( )

      4.譬之若防川也 ( )

      三、翻译下列句子。

      1.何不毁乡校?

      2.是吾师也,如之何毁之?

      3.吾闻而药之也。

      一、 子产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运用了什么方法,因而显得形象贴切,浅显易懂。

      (二十五)河中石兽

      [阅读提示]

      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根据常情主观判断。应该正确分析,综合考虑,像文中的老河兵那样,既考虑石狮的比重,又正确分析水的冲力和石狮子的相互作用,进而又分析这种相互作用产生的反冲力对河床形态的局部改变。如此,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沧州 1 南,一寺临河干 2 ,山门圮 3 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 4 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 5 数小舟,曳 6 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账 7 寺中,闻之笑曰:“尔辈 8 不能究物理,是非森柿 9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 10 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傎 11 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 12 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游。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 13 沙为坎穴 14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 15 逆流而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 16 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 17 欤?

      注释: 1 沧州:今河北省沧县。 2 临河干:临,靠近;干,岸边。 3 圮:pǐ,倒塌。 4 阅:经历。 5 棹:(zhào),船桨,此用作动词,划。 6 曳:yè,拖着。 7 设帐:设立讲坛。 8 尔辈:你们这般人。 9 柿:fèi,木片。 10 湮:yàn,沉落。 11 傎:diōn,同“癫”,疯。 12 河兵:水手。 13 啮:niè,啃咬。 14 坎穴:洞穴。 15 溯:从下游向上。 16 但:只。 17 臆断:主观武断。

      [训练]

      一、 阅读理解全文后填空。

      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在 ,依据是 ;讲学家判断其在 ,理由是 ;老水兵则判断其在 ,是因为 .

      二、对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 ( )

      A.寻十余里,无迹。(寻找了十多里,也没有石兽的踪迹。)

      B.众服为确论。(众人佩服他的话,认为是正确的论断。)

      C.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按照老水手的说法去找,果然找到石兽在几里外的上游。)

      D.竟不可得。(居然没有找到。)

      三、分析一段所运用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四、翻译第三段。

      (二十六)良马对

      [阅读提示]

      怎样评判马的优劣,历来是人们所热衷的话题。爱国名将岳飞对区别良马和驽马,也有自己的标准,让我们来看看他是否言之有理。

      高宗 1 问岳飞曰:“卿 2 得良马否?”对曰:“臣 3 有二马,日啗 4 刍 5 豆数升,饮泉一斛 6 ,然非精洁 7 不受 8 .介 9 而驰,初不甚疾,比 10 行百里,始奋 11 迅。自午 12 至酉 13 ,犹可百里。褫 14 甲而不息 15 不汗,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 16 取,力裕 17 而不求逞,致远 18 之材也。不幸相继以 19 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 20 不择粟,饮不择泉,揽 21 辔 22 未安 23 ,踊跃 24 疾驱,甫 25 百里,力竭 26 汗喘,殆 27 欲毙 28 然。此其寡取 29 易盈 30 ,好逞易穷 31 ,驽钝 32 之材也。”高宗称善 33 .

      注释: 1 高宗:宋高宗。 2 卿:qìng,您。 3 臣;我,岳飞自称。 4 啗:dàn,吃。 5 刍:chú,草。 6 斛:hú,古代十斗为一斛。 7 精洁:精细清洁。 8 不受:不吃。 9 介:甲,披上甲。 10 比:等到。 11 奋:振作精神。 12 午:午时,相当于今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一时。 13 酉:yǒu,酉时,相当于今下午五时至七时。 14 褫:chǐ,解脱。 15 息:气喘。 16 敬:gǒu,轻易。 17 裕:充足。 18 致远:能走远路。 19 以:而。 20 秣:mò,喂。 21 揽:抓住。 22 辔:pèi缰绳。 23 安:稳。 24 踊跃:蹦跳的样子。 25 甫:fǔ,才。 26 竭:尽。 27 殆:几乎。 28 毙:倒下。 29 寡取:指吃喝得少。 30 易盈:容易满足。 31 穷:力尽。 32 驽钝:nú dùn,驽:劣马,钝:笨拙,此指没才能。 33 善:好。

      [训练]

      一、 选文中岳飞是从哪两方面来说明马的优劣的?他认为“致远之材”和“驽钝之材”的区别是什么?

      二、 下列选项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日啗刍豆数升,饮泉一斛,然非精洁不受。

      B.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

      C.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

      D.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三、 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然非精洁不受 ( )

      2.若我事然。 ( )

      3.不幸相继以死 ( )

      4.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 )

      (二十七)胸有成竹

      [阅读提示]

      大家对“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意思一定了解,但未必知道这个成语的来历。读了下面这则短文,你对这个成语的含义会有进一步理解,同时还能获得其他的启示。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 1 耳,而节叶具焉 2 .自 3 蜩蝮蛇 4 .以至于剑拔十寻 5 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6 ,执笔熟视 7 ,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 8 ,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 9 ,少纵则逝 10 矣。

      [训练]

      一、 文中用了两处比喻,找出来,说说它们的比喻义。

      二、 翻译下列句末语气词,说明其表达的语气。

      1.而节叶具焉。 ( ) ( )

      2.岂复有竹乎 ( ) ( )

      3.少纵则逝矣 ( ) ( )

      4.苛政猛于虎也 ( ) ( )

      三、 解释加点的词。

      1.竹这始生,一寸之萌耳 ( )

      2.岂复有竹乎 ( )

      3.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 ( ) ( )

      4.以追其所见 ( )

      四、 这则短文对你有何启示

      (二十八)借书速还(宋濂《黄生借书说》)

      [选文]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以致书以观,每假(1)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注释]

      (1)[假]借。(2)[逾约]超过预定的期约。

      [练习]

      1、下列各句中“以”的意义和“非学无以致疑”中的“以”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无以致书以观。 B、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

      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D、多以书假余。

      2、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意义。

      ①余劝时即嗜学。 ( )

      A、嗜好 B、喜欢 C、特别 D、学习

      ②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

      A、到 B、去 C、向 D、在

      ③余因得遍观群书 ( )

      A、就 B、因此 C、于是 D、因为

      1、指出下列句中“之”各指代什么。

      ①录毕,走送之。( ) ②一日曝书画,有牧童见之。( )

      ③处士笑而然之。( ) ④学而时习之。( )

      2、从下列语句可看出人物的什么特点。

      ①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②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二十九)(方孝孺《指喻》)

      浦阳郑君仲辨,左手之拇指有疹焉,隆起而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钱。忧

      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之大盈握①,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肢体心膂②无不病者。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 “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身。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③。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④,否亦将为一臂之忧。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之。”君从其言,日服汤剂,而傅⑤以善药,果

      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

      余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当其易也,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及其既成也,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 

      注释:①握:四寸为一握。②膂(颁):脊骨。③瘳(ch6u):病愈。④肝膈:泛指人体内脏。⑤傅:涂。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两项是( )

      A.惧而谋诸医(谋划) B.甚将延乎肝膈(蔓延)

      C.疾未易为之(变换) D.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消除)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丸刚艮汤剂,而傅以善药 徐以杓酌油沥之

      B.不速治,且能伤身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C.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D.终日而愈,艾可治也 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忧之滋甚,又以示人(指代“拇指疾患”)

      B.余因是思之(指代“引发的道理”) ,

      C.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指代“各种疾病”)

      D.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指代“祸患)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

      (2)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

      5,本文写郑君医治拇指疾患一事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三十)(《宋史·文天祥传》)

      天祥至潮阳,见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厘山②,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俨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 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屋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④出涕,曰:“国亡不能捄,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道不食八日,不死,即复食。至燕,馆人供张e甚盛。天祥不寝处,坐达旦,遂移兵马司⑦,设卒以守之。……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 ”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

      注释:①弘范:蒙古汉军元帅,率部下抓获文天祥。②压(yd)山:宋末抗元的最后据点。③扦(h6n):保卫。

      ④泫(xu6n)然:水滴下的样子。⑤捄:同“救”。⑥供张:陈设帷帐及一切用具。⑦兵马司:主管京师治安的机关。⑧乡(xihn):同“向”。

      1.用“I”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书: (2)涕: (3)殊:

      3.弘范“使(天祥)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4.选出对画线句子“国亡不能抹,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 ( )

      A周家灭亡不能拯救,做人臣子的死有余罪,怎么还敢逃脱杀头之罪来表现忠贞不二之心呢!

      B.国家灭亡不能拯救,做人臣子的死有余罪,怎么还敢逃脱杀头之罪而怀有二心呢!

      C周家灭亡不能拯救,因为大臣死有余罪,怎么还敢逃脱杀头之罪来表现忠贞不二之心呢!

      D周家灭亡不能拯救,因为大臣死有余罪,怎么还敢逃脱杀头之罪而怀有二心呢

      5.从文中找出能体现弘范敬重天祥的句子。 (不少于两句)

      6.阅读全文并结合你学过的课文,谈谈文天祥至今仍为人们敬仰的原因。[1][2][3][4][5][6][7][8][9][10]

    我要投稿   -   广告合作   -   关于本站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 2009 - 20012 www.www.ct131.com All Rights Reserved.365bet官方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