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您当前的位置:365bet官方 -> 教学教案 -> 政治教案 -> 初三政治教案 -> 教案内容
  • [ 收藏本页教案 ]
  •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教学教案

    教案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不详   教案栏目:初三政治教案    收藏本页

    1.3.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重点:
      ⑴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⑵等价交换原则;
    难点:
      ⑴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⑵等价交换原则;素质要求:
    1、知识方面:

     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2、能力方面

      通过分析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3、思想觉悟方面

      使学生懂得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经济活动必须自觉地遵循价值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重点的解决办法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我国正在发展市场经济,必须遵循价值规律。只有对价值规律有较深刻的理解,才能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有正确认识。这部分是本课的重点。
          对价值规律应明确以下几点:
           (1)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客观规律;
           (2)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3)价值规律的客观性;

    难点的解决办法
        等价交换的原则怎样贯彻?这是本课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靠直观教学不能解决问题,必须通过对一些现象的分析,运用抽象思维的方法才能认识清楚。
        要讲清这个问题,应教给学生看问题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真正按等价进行交换的商品很少,不等价交换到处都是。但应该看到经济学研究的是现象背后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在研究过程中,要抓住本质的东西,舍弃非本质的东西。否则,科学研究就无法进行。在知识上,要依次讲清以下几个问题:等价交换是商品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则;等价交换原则在货币出现后,应表现为价格和价值相符;价格和供求之间的关系。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可以结合教材中的示意图进行,也可以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或辩论。

    复习旧课
      提问上节课复习题(1)~(3)题。

    导入新课

      通过商品、货币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商品及其属决策 ,商品的价值量决定,货币的产生、本质、职能,纸币等方面的知识,那么,我们又怎样认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的一些经济现象呢?例如,新上市的西瓜要卖几元钱一斤,而大量上市后则几角钱一斤;冬春大棚里种的菜价格昂贵,夏秋大田里种的菜就便宜得多;每到春节前夕,果蔬鲜品价格要比平时高2~3成,甚至一两倍;为什么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一下子冒出的那么多冰箱、彩电厂家,现在有的已销声匿迹,90年代以来纷纷上马的空调、V C D厂家也会重蹈覆辙吗?如此等等。透过现象看本质,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支配着商品经济的变化和发展,这就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价值规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价值规律的有关知识。

    讲授新课
      第三节 价值规律 (注:本节是本课、乃至全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要讲清、讲透。)
     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板书)
      (注:根据已有知识得出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不算难,难在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即等价交换原则的剖析上。)
     1.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板书)
      以旧带新,推出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提问)古今中外,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要想买卖双方都满意而归,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学生回答)买卖公平。
      (教师)讲得对。所谓买卖公平,就是商品交换中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否则,一方占便宜,一方吃亏,商品交换或者不可能进行,或者不可能持久。那么,怎样说明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的商品是等价的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只要两种商品都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交换,商品生产者之间提商品交换就是等价交换,交换遂成互利的事。用图表示就是;
          所以,千百年来,隐藏在商品经济背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就是:
      “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指导划书第25页第2段)
      (提问)正确理解价值规律的内容,应把握它的几层含义?(旨在加深对价值规律基本内容的理解)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 )(1)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2)等价交换原则。商品交换的比例,要以双方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指导划书第25页第3自然段:“价值规律,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规律,商品交换的比例要以双方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提问)请回答第25页“想一想”所提问题:“货币出现以前的物物交换是否是等价交换?为什么?
      (学生讨论。略)
      (教师归纳)货币出现以前,在最初的偶然物物交换阶段,因其“偶然”双方考虑的主要是自己的需要,而把自己多余的产品与对方交换,此时不大在乎是否等价。后来的物物交换,则是等价交换。因为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只有它们都按照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交换才是公平合理而互利的,否则,一方占便宜,一方吃亏,商品交换就无法长期进行下去。例如,2只羊=1把斧子,说明生产2只羊与1把斧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等,二者提交换是等价交换。(教师质疑)货币出现以后,等价交换的原则又是怎样贯彻的呢?亦即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什么样的呢?(旨在引导过渡到下一问题)

     2.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板书)
      (教师设疑)在物物交换阶段,买卖双方只要相互认为对方的商品与自己的商品价值量相等,就可以成交,满意而归(当然这种可是在长期的交换实践中形成的),那么货币产生以后,商品和商品之间的等价交换又是如何体现的呢?
      (教师讲解)货币出现以后,货币成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即:商品──货币──商品。在商品流通中,买、卖在时间和空间上可以分离,不管是卖方还是买方,都是商品与货币直接交换。由于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因而只要买卖双方的价格与其价值相符,它们之间的交换就是等价交换。所以,货币出现以后,等价交换也就是要求商品的价格应该与价值相符。只要价格合理(价格与价值相符),不同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商品交换就是等价交换。这是我们首先要明确的一点。
      (1)、等价交换的原则,在货币出现以后,应表现为价格与价值相符(价值 = 价格)(板书)
      教师引导过渡)货币出现以后,等价交换原则要求价格与价值相符,但在现实生活中,商品在市场上出售的价格,有时比价值高,有时比价值低,如,春节前夕,市场上出售的蔬菜、水果、鱼、肉、蛋等商品的价格一下子会比平时高二三成,甚至倍增;春节过后,这些商品的价格又有所回落。夏秋,是果蔬的旺季,此时的蔬菜水果的价格便宜,甚至论堆抛售。服装市场上,也常常看到服节性削价、甩卖。同是一件羽绒服,入冬时售价会比初冬时高得多。这种价格有时高于价值、有时低于价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现象,就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板书)
       1)、是什么: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板书并指导划书第25页倒数第2段粗体字)
       2)、为什么说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板书)
      (提问)从上述所举实例中,你能说出价格有时高于价值、有时低于价值的原因吗?
      (学生回答)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就高于价值。如春节前,人们对蔬菜、水果、鱼、肉等商品的需求量大,所以价格高于价值;春节后,需求量减少,价格就回落花流水。对于时令服装,入冬时,买的人多,价格高于价值;初春买的人少,供过于求,卖主怕卖产品积压,影响资金周转,于是降价、甩卖,使价格低于价值。
      (教师)同学们的分析正确。价格的涨落是受供求关系的影响的结果
       A.  供求变化会影响价格,使价格上涨或下跌。(板书)
      (教师)供,就是市场上的商品供应量;求,就是消费者需要的商品数量。当市场上某种商品少了,供给不能满足需求、即供不应求时,买者竞相购买,自然会导致商品的价格高于价值,于是,物价上涨;但市场上某种商品多了,供给超过了需求,即供过于求时,卖者竞相出卖,自然会出现商品的价格低于价值,于是,物价下跌。“可见,供求变化会影响价格,使价格上下波动,引起商品的价格经常与价值不一致。”(划书第26页第1段)
      (教师设疑)市场上价格的这种上涨或下跌会是无止境的吗?(目的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价格的这种上涨或下跌始终是以价值轴心发生的,从长远和平均的角度看,价值与价格还是相符的,从而说明价格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仅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正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这里是突破价值规律表现形式这一难点的关键所在,也为后边讲价值规律作用打下基础。)
      (学生讨论。略)
      (教师归纳 )价格和供求之是存在着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价格是不会无限制地上涨或下跌的。原因是:
       B.  价格的涨落会影响供求,使供求趋于平衡,从而使商品的价格接近于价值(板书)
      总之,供求变化同价格变动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图来表示:
    我要投稿   -   广告合作   -   关于本站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 2009 - 20012 www.www.ct131.com All Rights Reserved.365bet官方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