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365bet官方 -> 论文中心 -> 经济学论文 -> 其它经济学论文 -> 论文内容

市场失灵的三大表现及其宏观调控对策 其它经济学论文

论文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不详    论文栏目:其它经济学论文    收藏本页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的25年是我国经济大发展的25年,也是我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不断深化的25年。当市场经济推动我国经济大力发展的同时,也显示了其不足的一面。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失灵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解决好市场失灵问题。本文通过对市场失灵的三大表现及其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些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宏观调控对策。 

关键词:市场失灵  宏观调控  政府职能  


           

党的第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其中,关于“继续改善宏观调控,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论述,对更好的发挥政府职能,提高宏观调控水平,解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市场失灵问题,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使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的解放和发展,开辟了民族复兴的光辉历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极大的促进了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我们经受起了国际金融危机和重大疫情等严峻考验,初步显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机与活力。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就业矛盾突出、分配关系尚未理顺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市场机制不完善即市场失灵是一个值得注意重要原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消除生产力发展面临的诸多体制性障碍,要求我们深入研究和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健全市场机制,结合国情更好地规范和发挥政府的职能,搞好宏观调控。 

一、市场机制的引入及市场失灵问题的提出 

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到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从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到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经历了从排斥市场机制到引入市场机制,从市场机制高效发挥作用到市场机制逐渐失灵问题的出现,说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既有坦途,也有弯道。迈向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目标,必须重视、研究、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区别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也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它同时又不是这两种体制的简单融合,而是我国在新中国几十年经济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逐步解放思想而形成的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体制。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宏观调控是基于完全指令性的计划经济体制,其特征是生产上指令计划、分配上工资等级控制、消费上票证购买、流通上价格管制,不存在市场机制和市场失灵问题。实践证明在跨越了那段特殊的岁月之后,计划经济不再适应国情,开始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微观主体的积极性被压抑,“人未尽其才”;计划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低效率,“物未尽其用”;政府的职能过于宽泛,所管事宜过于琐碎和细致,面面俱到,而该管的事情却无人管理,“管未到其位”。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为了解决这些计划经济的低效和失灵问题,我国引入了市场经济。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春天,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的两个转变,引入了竞争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激励机制,政府的职能也日益从繁琐的微观事宜中解放出来,市场机制为中国经济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是,是不是引入市场机制后,就快一切都依靠市场、价格来配置资源呢?是不是有了市场调节后,政府就可以无所作为了呢?市场经济也不是万能的,市场经济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即存在市场失灵问题。加尔布雷斯曾把市场失灵归结为三大问题,微观经济无效率;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社会不公平。萨缪尔森也把这三方面视为市场经济偏离最优状态的原因。正如斯蒂格利茨和格林沃德的“非分散化定理”所言,“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就不能实现有效的市场资源配置” 。斯蒂格利茨还提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不能削弱政府的作用而是要重新对它加以规定”。市场机制的引入及其作用的发挥,说明了市场经济的现代经济发展的最佳选择;市场失灵问题的出现,说明发展市场经济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 

二、市场失灵的三大表现及其原因 

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效率的。但呈现在世人面前的还只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厦的初步轮廓,并不十分完善。同时,我们知道自由经济条件下每个人追求都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并不能保证其经济行为不影响社会整体利益;我们也知道市场经济并非尽善尽美,其运作效率是建立在一些假设条件之下的,但条件不能满足或不完善时,就会出现市场失灵的问题。从我国目前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来看,市场经济的作用仍在不断扩大,市场失灵的问题也逐步表现出来。 

一是微观经济缺乏效率。市场经济中的调节机制不能促使微观经济提高效率,具体表现为:首先,市场不能满足(灯塔、公共信息、国防等)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公共物品指一个人对某些物品或劳务的消费并不影响其他人的消费或享受利益,其特征是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某个人对一种物品的消费并不妨碍其他任何人对该物品的享受。既然受益者无需花费代价就可以得到该物品,就不能以索价的方式来减少物品的使用,则表现为这种物品永远是稀缺的。同时,对一种物品未付费的各个人不能被阻止享用该物品的好处,若由市场来提供这种物品就会造成成本和收益的外部化即出现了或正或负的外部性问题,表现为不能保证只有承担费用的人才能获得该物品,市场的交换制度就不起作用了。另外,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投资金额大、回收周期长、经济效益低,同时对国计民生的具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如果只是通过市场来供给,同样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由于体制方面的缺陷,我国目前诸如此类的问题还很严重。其次,从外部效应问题来看。布坎南和斯塔布尔宾曾给外部效应下的定义是:只要某一个人的效应函数所包含的变量是在另一个人或厂商的控制下,则外部效应存在。设U表示个人A的效应,那么若U=F(X1,X2,X3,……Xn,Y),即有一项外部效应存在(其中,X1,X2,……Xn为个人A所能控制的活动,Y是个人B或厂商控制的活动,Y产出的效应就是外部效应)。就是说价格体系受到的影响是外来的,存在没有经济报偿的经济交易。这种外部性对消费者和生产者都会产生影响。似乎外部性能够通过双方的讨价还价来解决,但是当交易成本存在时外部性则被视为市场失灵的根源。从我国的经济运作的实际来看,这种交易成本往往是很大的。再次,是自然垄断市场的存在。当提供某种商品的固定成本超过可变成本时,生产者为了长期保证获得稳定的生产资料(如原材料、燃料等),就会与上游产业联合或干脆将其兼并入自己的企业中,也就是说在市场的运作下生产必然导致联合,从而导致自然垄断。若在这种市场下,就会导致只有少数企业供给商品,而如果它按经济上有效率的水平来生产,其利益就会受损。若按垄断价格出售商品就会导致低效率,生产能力过剩,社会资源不能得到最优配置。                                

二是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在经济周期的作用下国民经济仅靠市场来调节,尤似“孤帆航海”。在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天有不测风云,一旦面临狂风暴雨般的经济危机、股市崩溃、投机泡沫、金融危机时,给予国民经济的打击就可能是致命的。这种不稳定性有时也表现为重复出现的通货膨胀和失业,或消费和投资不平衡。1929-1933年资本主义的大萧条正是长期执行自由主义政策,任经济自行发展的恶果。东南亚金融危机使部分国家至今还对它心有余悸。我国经济虽然经受住了国际经济金融动荡的严峻考验,但是,在把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的条件下,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性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一旦国内外市场上有些风吹草动,市场调节机制可能失灵的情况下,如果政府又缺乏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手段,就有可能引起国民经济发展的较大波动。目前,我国宏观经济长期呈现出有效需求不足的现象,但投资的增长却非常快,作为拉动经济的“三大马车”要同时转动才能使经济健康、持续的增长。若投资单方面过度增长,在出口面临压力的情况下,必然导致生产过剩,接下来就会导致对投资收益率的悲观预期,伴随大量失业的经济衰退就会随之而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场失灵问题会不断影响市场机制效率的发挥,引起宏观经济的波动,这不能不使我们表示强烈的关注。 

三是社会分配缺乏与效率相适应的公平性。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怎样把“蛋糕作大”和怎样“合理分割蛋糕”这两个涉及全局的重要问题,即
我要投稿   -   广告合作   -   关于本站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 2009 - 20012 www.www.ct131.com All Rights Reserved.365bet官方 版权所有